作者: 李亮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年: 2024-1
ISBN: 9787115613547
内容简介
从古至今,灿烂壮丽的星空一直寄托着人类的梦想,吸引着各地区各民族的目光。其中,中国在长达五千年的历史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东方传统天文体系,保留了最为系统、完整的天象记录资料,为世人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那么,中国传统天文学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它在古代社会生活中曾发挥了什么作用?古代中国曾取得了哪些突出的天文成就?这些成就对于我们今天的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本书以时间为主线,通过大量历史故事和60多个专题回顾了中国天文学的发展历程、重大科学成就与贡献,同时通过历史档案、出土文献和传世文物等载体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中国古代丰富的天象记录、科学的星图、精致的仪器、精确的历法以及深邃的天文学思想,展示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探索未知事物的执着。
读者可以通过天文这个窗口进一步加深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
◎ 专业书评:
一卷在握,纵览华夏天文五千年,是读者之幸事。
千头万绪,要言不烦而免于疏漏,是作者的难题。
李亮博士不畏艰辛,独辟蹊径著就本书,很值得各界读者赏析品味。
——卞毓麟,天文学家,资深科普作家,科技出版专家
上下五千年,测地观天。星河灿烂耀祖先。古代科技彰智慧,承继绵延。
才俊著宏篇,观点新鲜。不卑不亢概说全。荣辱兴衰存一念,快马加鞭。
——苏青,博士、教授,中国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者协会副理事长兼科学传播工作委员会主任
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天文学五千年的观测历史和实践,包括天文历法、星象、天象观测等内容。通过深入浅出的讲解,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中国古代天文学的发展历程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作者李亮博士以其深厚的学识将复杂的天文学历史娓娓道来,让读者在轻松有趣的阅读过程中获得丰富的知识。非常值得一读。
——苟利军,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
五千年来,随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变迁,天文学早已融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本书以丰富的考古发现和史料为依据,以平实易懂的文字和图文并茂的形式,呈现了天文学在中国从萌芽到繁盛的历史画卷,使读者在感受天文学重要作用的同时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齐锐,博士,北京天文馆副馆长,北京古观象台台长
作者简介
李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科学技术史专业博士、巴黎第七大学博士后、法国巴黎天文台客座教授、德国马普科学史研究所访问学者。现为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英文期刊Journal for the History of Astronomy和中文期刊《中国科技史杂志》编委、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会员。主持多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项目。已出版《大统历法研究》《灿烂星河:中国古代星图》《明朝科技》《铜与古代科技》等学术著作,以及《天体运行论(少儿彩绘版)》《天文观象:日月星辰》《天上疆域:星图中的故事》《星座物语:走进诗意的星空》等科普著作。出版译著《4000年中国天文史》,发表中英文学术论文40余篇。部分作品荣获“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中国科学院优秀科普图书”“北京科协优秀科普图书”和“安徽省优秀科普作品”等奖项。